董宇辉被饭圈了?关于粉丝文化的这些考点你还不知道?|考前救命专题06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
后台回复“答题冲刺班”,带你开启弯道超车
后台回复“真题训练营”,参与百日题海战术
后台回复“实务突击班”,走好实务第一步
倒计时一天天减少,播播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舆论极化、情感传播、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介可供性和讲好中国故事五个热门高频专题啦!理清一个又一个专题都为我们增添了更多底气,又有了不小的进步哦!那么,复习一下前面的专题,然后开始新的专题的学习吧~
前文指路:
彭兰聚焦!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这些知识点一定要会!|考前救命专题03
天啊!12月我才知道媒介可供性原来还能这样考!|考前救命专题04
“讲好中国故事”的这些新内容,不知道可就亏大咯!|考前救命专题05
本周的考前救命专题计划,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热考点专题: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饭圈文化除了最基本的名词解释,还可以怎么考?作为“媒介+文化”的热门专题,粉丝文化的研究热度不减,你真的了解数字时代的“粉丝文化”了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粉丝文化研究发展出若干经典理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不同学者的关注。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粉丝文化是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十几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几年也出现在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考卷上。
播播带着“媒介可供性”的专题笔记来啦,整体框架参考如下:
一、粉丝文化的相关概念✦
01
相关概念
粉丝(Fans):是指对特定对象深度倾慕、崇拜的受众,他们会为喜爱的对象投入大量的精力、情感和金钱,常会表现出痴迷狂热的情绪,这些特定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明星名流、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或特定品牌、特定类型的产品等。
粉丝文化:是指粉丝为喜爱的特定对象付出无偿劳动或进行消费的现象,不仅包括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频繁互动、粉丝与粉丝结成社群、粉丝有组织地应援“爱豆”(英文idol的音译,意为偶像),也包括粉丝在“爱豆”作品基础上展开的同人创作等。粉丝是粉丝文化的主体,消费性是粉丝文化的本质。
饭圈文化:即新媒介环境下饭圈粉丝借助数字终端接收文化产品,通过社交平台将符号和意义即时地转化为声明生产力,并且通过海量资源创造出更大体量的文化文本,然后借由各个发布平台实现超越时空限制的传播和发行。
02
粉丝文化特征
①偶像信息获取前台化、扁平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介层出不穷,偶像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尤其是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出现之后,以前由传媒集团、经纪公司等专业机构控制的偶像包装宣传、独家信息发布模式以及偶像与粉丝的指定交流渠道被打破,偶像和粉丝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偶像也走下了“神坛”,未经美化的真实“后台”信息被更多地曝光。
粉丝与偶像接触、交流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增加,以社交媒体为载体,二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更加扁平化。新媒体时代,以新浪微博等为代表的专业娱乐平台汇集了各类偶像动态信息,粉丝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就可以轻松获取偶像资讯。信息的唾手可得,加上广泛的媒体宣传,让偶像崇拜行为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追捧。
②粉丝社群化、 组织化特征显著:新媒体时代的偶像崇拜社群化特征明显,主要依托三类平台进行传播交流:
一是以门户网站、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的相关版块为代表的,以信息集成发布为中心的传统媒体;
二是以官方微博、Facebook、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以“偶像”个人信息为中心的自媒体平台;
三是以百度贴吧、明星论坛、粉丝QQ群、粉丝微信群等为代表的,以粉丝交流沟通信息为中心的社交平台。
粉丝们在网络虚拟空间结成的各类“饭圈”已成为青少年的交流阵地之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如今,粉丝群体已由传统的分散性、个体性、自发性存在转化为社群化、组织化、团体化存在,呈现出管理层级清晰、分工明确、有利益链条等特点。
粉丝群体中的“站姐”、“粉头”“数据民工”等角色深度参与偶像的日常活动,制造热度,维护偶像形象,提升偶像的商业价值;粉丝的组织化应援活动增多,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粉丝为偶像买热搜、打榜单、做数据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③粉丝群体呈现交互式传播:新媒体时代,粉丝由被动的媒体信息接收者变为了主动的筛选者,交互式的传播拓展了粉丝的话语空间,粉丝们反客为主,逐渐代替专业化传播媒介成为了“议程设置”主体,他们通过关注、留言、评论、消费、 应援、无偿劳动等方式,改变了与偶像之间的权力结构,有的粉丝组织甚至可以干预偶像参演的角色、剧本走向、代言活动等。
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活动,粉丝群体催生出了一种新型的“参与式文化”。粉丝热衷于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自主性地阐释媒体文本,粉丝群体不断地对文化产品进行讨论、交流,一方面拓展了文化产品的意义,另一方面打破了生产者对媒介内容的主宰,创造出了粉丝文本,实现了从媒介消费者到媒介生产者的跨越。
④粉丝文化传播呈现迷狂化:在新媒体语境下,单个原子式的粉丝已不复存在,粉丝们为了共同的偶像集结在一起,形成了情感共同体。他们因偶像而集结,所以情感和判断高度同质化。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成为了粉丝群体聚集的平台, 粉丝的创造力和能量在此得到了释放。
在“沉迷式”追星过程中,粉丝会对偶像寄予强烈的精神和情感依恋,甚至认为“偶像”完美无缺,极易陷入一种盲目维护“爱豆”的迷狂状态,做出不理智行为。
刷分控评、操纵账号、流量造假等“饭圈”乱象皆是粉丝文化走向迷狂化的表征,一些无良资本和平台奉行“流量为王”“利益至上”,联合明星经济公司操控“饭圈”,加速流量变现,导致人生阅历较浅、认知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粉丝成为了畸形“饭圈”文化的最大受害者。
真题链接:✦
粉丝团体(名词解释,西南大学440,2022)
粉丝经济(名词解释,华侨大学334,2022)
饭圈文化(名词解释,中山大学838,2019;名词解释,山西大学440,2022))
结合相关案例,阐述粉圈(饭圈)与粉圈文化(论述,苏州大学334,2021)
二、粉丝文化的生成逻辑✦
01
内驱动力:心理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文化接受者会根据自身的文化需求来选择使用哪种媒介,从而获得满足。通过崇拜偶像并成为粉丝群体中的一员是个体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一种选择,粉丝进行追星活动时,往往会把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抛在脑后,进而对自身的审美特点进行印证,找寻志同道合的伙伴。
桑德沃斯用“自恋性的自我映射”来形容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他认为偶像实际上是粉丝对自我的一种延伸;粉丝通过深入了解偶像,来找寻自身与偶像的共同之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个共同之处包括生活经历、情感价值、理想信仰等各个方面,这为粉丝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粉丝往往饱含强烈的激情和依恋情绪,他们会想象出一个完美的偶像,并在偶像身上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通过收集信息、购买产品和社群聚集等方式实现自我情感的表达,通过沟通建立情感信任,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02
前提:技术赋权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为用户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也为用户赋予了更多权利。粉丝们不再满足于单向接收媒体发布的偶像信息,而是主动获取偶像的相关资讯,传播偶像的作品,发起关于偶像的话题,在互联网上为偶像造势,这给传统的“造星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媒体应用让粉丝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加便利,交流成本更低,交流程度更深。认同是粉丝聚合在以起的前提,互动性的增强不仅进一步强化了粉丝群体内部的身份认同,也让粉丝群体的能量和影响力得到了膨胀、扩张。
互联网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粉丝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个“虚拟团体”,粉丝们在其中畅所欲言,甚至偶像及其经济公司为了拉近与粉丝之间的距离,也会主动对接粉丝群,并和粉丝积极进行交流。如今,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传者—受者”关系,而是一种直接的交流关系,这种“亲近感”为粉丝文化的发展打下人员基础。
03
推手:粉丝经济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对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购买偶像参演的作品、代言的产品及“周边”,为偶像提升关注度、增加流量等为特征的粉丝经济,逐渐成为了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的新增长极。
在资本和媒体平台的推波助澜下,粉丝通过不断消费来拉近自身与偶像之间的距离,并从中获得愉悦体验,而粉丝关注、追捧偶像所带来的流量,往往可以转化为产品“销量”和经济效益。粉丝的情感热度与文化消费构成了粉丝经济的商业基础,不断增强粉丝黏性、抓住粉丝心理是粉丝经济的制胜之道。
2018年被认为是我国粉丝经济爆发式增长元年,此后,粉丝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以明星偶像为中心、以网红为中心、以企业品牌为中心、以IP资源为中心等多种类型的商业运作模式。如今,科技创新、消费升级、产业变革为粉丝经济的发展注人了充足的动力,为粉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拓展了空间。
播播注:粉丝经济常常与粉丝的“情感劳动”、“数字劳动”和“免费劳动”相联系,情感劳动在情感传播专题有提及,大家可以进行汇总掌握,实现融会贯通。
真题链接:✦
请结合案例,分析粉丝文化现象(简答题,西南大学334,2019)
赫卓格广播电视肥皂剧研究的背景材料,分析当下的粉丝文化。(分析题,华中师大440,2019)
粉丝文化和社群文化的异同(简答,西北大学334,2023)
试论新媒体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并结合粉丝文化的典型案例,阐述新媒体文化的弊端及其治理策略。(论述题,西北大学334,2022)
三、粉丝文化与相关理论✦
0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出需求五层次论,按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排布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粉丝对于人物和事物的崇拜、喜爱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粉丝在社群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自身社交网络,甚至与个别伙伴建立亲密友谊,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和提升,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愉悦感。
02
认同相关理论
认同在根本上是主体的一种关系定位和自我确认,是对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与追问。从认同的主体看,认同一般包括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提出:自我认同的核心部分是“理想自我”,反思自我和参照他人则是实现“理想自我”的主要途径。”这种观点与欧文·戈夫曼的“自我是社会互动性质和过程的产物”有异曲同工之处。
社会认同理论最早由塔菲尔和特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
建构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是“自我叙事”,自我叙事理论的核心在于,无论是通过谁之口叙述了关于某个自主个性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客观上总会内化为这个自主个性所具有的个人身份认同,而它又总是会表现为某种外化的社会性生活计划。
粉丝在粉丝社群中的自我叙事某种程度上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从而助推自我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
03
互动仪式理论
互动仪式理论起源于埃米尔·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涂尔干认为信仰和仪式是宗教中最核心的两个部分。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戈夫曼互动仪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
互动仪式包括四种主要构成要素: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并可以感知对方在场;二是对局外人设定界限;三是参与者有共同的关注对象;四是人们共享情绪或认知体验。
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对于社会性的组织而言,互动和仪式能不断产生情感能量,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相联系,从而形成组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
而组织中的个人,又利用仪式所产生的情感和符号引发之后的社会互动。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循环成为固定的模式,成为组织社会最为基本的结构。
粉丝群体就是上述典型性的社会性组织之一,粉丝作为互动仪式参与者通过参与追星活动可以形成群体凝聚力和集体正义感,获得情感能量。在获取情感能量之后,进行“符号生产”、“宣言式生产”和“文本生产”,形成一种“追星仪式链”。
播播注:约翰·费斯克在《“粉丝”的文化经济学》一书中,将粉丝的生产力划分为符号生产力、宣言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三种。符号生产可以理解为各种周边,宣言生产是指公开声明自己是某某的粉丝,文本生产类似于各种控评文案之类的。
04
拟剧理论和“观展/表演”范式
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印证了“这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在拟剧理论中“前台”和“后台”是最知名的一对概念;“物”作为自我呈现的中介是身份、职业、价值观的象征,是品味表演的必备品。
粉丝进行前台表演的“物”即一切与粉丝身份和偶像符号相关的文本和实物。在品味表演行动中,人们格外关注品味表演的效果,即是否能完成身份展示和加强团体认同。
阿伯克龙比和朗赫斯特于1998年提出了受众研究范式中的“观展/表演’范式,这一理论由观展、表演、顾影自盼和想象与资源等概念组成,尤其适于解释新媒体环境下分散性受众问题。
“我只有透过他人注视的眼光才存在,当注视不再,就什么也不存在了。”受众在日常生活的媒介消费过程中,身兼观看者和被看者双重身份,会通过媒介资源建构自我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进行想象式表演,并产生认同进而满足自恋心理。
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不仅是观看偶像表演的过程,也是自我建构和自我呈现的过程。
05
场域理论和知沟理论
迷群实际上是一个“伪权力乌托邦”,粉丝群体亦是如此。正如马特·赫尔斯所言:“任何既定的迷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社群,同时也是个社会阶层,迷在其中分享共同的兴趣,但在相关的知识、接近迷对象的权力以及地位声誉上也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
布尔迪厄把社会看作一个场域,个体在场域中占有一定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发挥作用,在该场域内积累的资本越多,就能获得更多话语权。布尔迪厄把“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类。文化资本则与个体掌握文化、社会资源的程度相关联。
粉丝内部存在“知识”“粉都层次”“得到内部消息的机会”“领导者”“对地点的控制”等差异,这其实正是知沟效应在粉丝社群中的体现。因此,粉丝在追星这一特定场域中具有“迷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程度将影响他们在粉丝社群中的表现和所居位置。
06
他者形象之污名理论
西方粉丝研究中对粉丝有两种取向的阐释,其中一种即病态与非理性。以朱莉·詹森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粉丝是由大众传媒制造出的、极易受媒介影响和群体感染的被动群体。他们寻求同名人接触从而补偿自己生活中的欠缺。
粉丝的着魔不同于爱好者理性、安全的着魔,他们的着魔是情感性的、危险的、无价值的。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的群众是粉丝的两种病态类型,前者沉迷于幻想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后者沉浸于集体性迷狂。然而,这种观点并非对粉丝的理性全面审视,包含着污名、偏见、歧视、刻板印象的意味。
戈夫曼建构了社会学角度的污名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歧视的起点。他认为,由于个体或群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身体、性格、族群上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污名就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污名并不存在于人本身而是存在于社会语境,是人置身于社会产生的认同危机。
刻板印象和歧视、偏见是污名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态。奥苏利文等人认为偏见实际上暗含对某个群体及成员产生的刻板印象,其是由于不完全信息带来的简单特征而造成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就是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指称对象所作的分类和“一律化判断”,其中便暗含个人态度与偏见。
也就是说,“某人的公众形象,似乎是从他种种可能的真相中选择一小部分组成的,这小部分真相又经过戏剧性和新闻报道的夸张,再被当作他的完整肖像,结果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污名化”。
播播注:该部分除了大家熟知的理论,提出了诸如“观展/表演”范式、场域理论、他者形象之污名理论之类的理论,大家不要看到就恐慌,这只是将大家平常会用到的自我呈现、场域和污名化之类的词汇以理论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了解即可。
四、粉丝文化与新传研究✦
01
媒介技术和粉丝群体
媒介是粉丝聚集和交往的平台,媒介决定了粉丝所使用的文本,也决定了粉丝之间的关系及其信息传播形式。
网络媒体对于粉丝队伍的壮大以及粉丝文化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网络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粉丝的点状分散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清晰组织结构和信息传播方式的集合,进而演化出了一种更具有草根性和全球性的全新交往形式。
依托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粉丝的媒介化生存,已成为“粉丝文化”的突出景观。
粉丝作为“网络原住民”,不仅能够熟练运用多种富媒体元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长微博、表情、外部网页链接)创造出数量庞大的粉丝文本以供传播和消费,还以其组织的高生产力、高凝聚力和高执行力成为众多网络社群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分支。
02
粉丝社群的身份认同建构
粉丝认同是粉丝文化的一个关键维度。认同是粉丝聚合的前提,是粉丝消费和文化参与的基石,是粉丝社群凝聚力的源泉。粉丝在网络空间中有意识地建构新身份,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和相应的人际关系。
借由“个体某些明确的、标识性的自我特征,以及对自我特性的确认”,形成身份认同。网络粉丝社群中的身份认同机制,如属性、行话、前缀等,可以帮助社群成员辨识出谁是社群的一员,也可以帮助游离在社群之外的粉丝寻找到粉丝社群,从而扩大社群的规模。
“对于粉丝群体来说,对被粉对象的所有认知和群体中发生的一切粉丝行为都是集体的共同记忆,这些集体记忆通过传授、保存和维持形成群体的“文化血缘”和“共有价值",能够强化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念,提升群体凝聚力,加强粉丝对被粉对象的忠诚度。
身份认同是长期积累和建构的结果,这种认同需要通过不断的再生产和与外界冲击碰撞来确认和加强,一旦建立就很难瓦解。
03
粉丝的文化生产者身份
虚拟网络世界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即开放式的生产组织方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共享式的分配原则。
虚拟空间中的粉丝热衷于利用大众文化与媒介资源,从自身擅长的领域和视觉表达倾向出发,生产出自己的文化产品。包括图频、手绘、小说、歌曲、游戏和周边产品(如照片集、海报、日历、卡片、玩偶、挂饰等)。
这种文化生产是依附于偶像而存在的,以幻想和想象为创作动机、以娱乐为目的、以强烈的情感性和通俗化形式美为最主要特征。其中蕴藏着粉丝的审美趣味、风格偏好、叙事能力、阐释策略、视觉想象力与跨媒介转译能力等创意能量。
通常被当作一种礼物在社群内部免费共享。它们的传播与流通实质上是一种礼物交换活动或互赠游戏。生产者(分享者)通过积累文化资本在社群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和支配权。
04
粉丝冲突和群体骂战
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带来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网民拥有更加自由的言论表达空间。然而在粉丝群体这里却并非如此。群体内部“沉默的螺旋”,各群体之间“敌我对立”和群体外“观点绑架”现象十分严重。
在粉丝群体中,十分盛行“少数服从多数”,偶有粉丝提出不同意见便会遭到围攻,久而久之,提出异议的人越来越少。当不同粉丝群体相遇,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使他们难以客观公正地看待“我方”和“敌方”。很容易发生“勒温场论”所描述的现象:是敌方的,便是坏的;是己方的,便是好的。
当群体冲突发生时,粉丝难以保持正常的情绪调节能力,易在激动、愤怒、亢奋状态下跟随大多数人做出反常行为。当大众发表对于偶像的负面评价时,粉丝出于对自家偶像的维护,往往采用回怼、劝删、辱骂、群起而攻之的做法,绑架大众的舆论观点。不仅导致双方矛盾激化,也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
05
粉丝经济和偶像营销
粉丝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三点特征:第一是地毯式信息搜集。持续搜索关注有关喜爱对象的所有新闻动态和娱乐信息,以确保自己不会错过每一次新产品的消费机会;第二是集邮式商品消费:重心不在于获取少量的优质品,而在于尽可能积累更多的物品;第三是粉丝“消费者共同体”的社群聚集。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粉丝的集体动员行为和惊人的消费能力极大推动了娱乐产业的发展,粉丝被视作潜力巨大的目标市场,其消费能力不断被经纪公司和品牌商家发掘和刺激,于是衍生出无数消费内容与商业契机,进而形成一种新兴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偶像营销,最大特点在于善用粉丝爱屋及乌的心理,并以此作为纽带,跟粉丝建立友好的情感沟通,将粉丝对偶像的情感转移到产品与品牌之上。资本、明星和粉丝建构了环环相扣的生态圈,他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真题链接:✦
文化生产角度分析粉丝经济(简答题,北大深圳财经:基础,2019)
材料《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养成系偶像,“粉丝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你认同吗?(简答题,同济大学847,2019)
举例试析网红经济与粉丝经济(论述题,中国传媒大学713,2019)
平台经济和粉丝经济的内涵与特点及其联系(西安交通大学334,2020)
五、粉丝文化的失范表征✦
01
精细管理,
粉丝群体展现出严密的组织性
“饭圈”的发展日益成熟,在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化。粉丝因为对偶像的喜爱而聚集,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群体行为规范,以群体的方式和偶像产生联系,从而达到了内部的有序性。
但是,在“饭圈”内部还会存在“大粉”及其追随者。“大粉”即为拥有众多粉丝、在团体中拥有话语权与引导力的粉丝,他们在粉丝群体中通常拥有较高的地位,掌控力极强。
这些“大粉”即为粉丝群体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观点和看法不仅会吸引其他粉丝的注意力,还会对其他粉丝的意见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左右底层粉丝的行为。
02
氪金、控评,支撑偶像的光鲜亮丽
普通人作为消费者会按照质量来抉择是否购买其产品,然而,粉丝会被情感冲昏头脑,重复多次购买偶像的歌曲、杂志与代言产品,以此来展示对偶像的爱意。这是一种“典藏式消费”,商品是粉丝对偶像爱的寄托。
每当偶像官宣新代言产品后,粉丝会前去购买晒单,以此来向商家展示粉丝的购买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商家邀请偶像作为他们的代言人。同时,“饭圈”会对粉丝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为了证明自己粉丝的身份,粉丝必须要源源不断地购买偶像代言的商品。
显然,这些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偶像不是因为作品质量,而是凭借粉丝“氪金”才登上高位,这样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文娱产业只会走向萧条。
而且粉丝不满足于自己圈层的互动,他们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因此,会在提及偶像的博文中进行安利,遇到不利于偶像的舆论,粉丝也会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控评,这种行为挤压了普通人的言论空间,使得他们无法发表自己真实的感想,而大段复制粘贴的安利文案,结果只会让人觉得厌烦,不仅不能起到让人了解偶像的作用,反而让人避之不及。
更甚之,在控评过程中,各个粉丝群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为了维护自己爱豆“顶级流量”的地位和自己粉丝的身份,在“饭圈”意见领袖的指引下,双方“粉圈”会发生激烈的骂战,在骂战中,不少粉丝会向对方进行言语侮辱或造谣,破坏网络社交文明。
03
打榜应援,对榜单数据的疯狂迷恋
打榜应援是对偶像表达粉丝爱意的另一种方式。在流量时代,数据便代表了偶像的人气与吸引力。在粉丝眼中,刷数据会提高偶像的排名与人气,这样便会得到商家与资本的注意,从而得到好的资源、吸引更多粉丝。粉丝精力便会更加倾注到数据上面,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粉丝群体是一个价值观高度趋同的圈层,一旦数据的力量被“神化”,身处圈层内的个体之间就很容易相互“感染”,于是对数据的疯狂迷恋便会蔓延到整个文化圈层。只要有一个偶像粉丝群体开始数据造假,其余粉丝为了偶像的面子也不得不进人刷数据的怪圈。
当偶像粉丝流失时,少量粉丝不得不承担偶像的高数据任务量,无形中沦为数据工具,粉丝便没有思想,没有娱乐,深陷数据的泥潭无法自拔。除了做数据,粉丝还会给偶像应援,在应援活动中,粉丝感受到自己在为提升偶像的人气助力,他们的内心会获得满足感,从而加深对偶像的迷恋。
04
偶像崇拜,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在流量经济的影响下,“饭圈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粉丝群体的疯狂崇拜行为。粉丝因为对同一个偶像的喜爱而聚集,追星成了群体性活动。
在群体中很容易出现个人意识被群体意识所裹挟的情况,在“饭圈”这个封闭的圈层中显得尤为突出。粉丝长久接受意见领袖的“洗脑”,逐渐丧失自我意识。
意见领袖“洗脑式”地为粉丝塑造出一个“神”,裹挟着崇拜者的价值观。偶像是接近完美的存在,粉丝则是偶像最虔诚的信徒。
在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中,粉丝一切以偶像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们没有是非观念、对错意识,只要是对偶像发展有益的事情,无论对错,粉丝都会全力支持。
而偶像一旦被爆出丑闻,粉丝也会接近偏执地维护偶像,从各个方面为偶像辩解,维持其“神”的形象。
比如,“防弹少年团”事件,为了洗脱偶像在演讲中关于抗美援朝的不良言论,粉丝甚至改写历史,谎称抗美援朝是侵略战争。吴亦凡因为性侵丑闻人狱,粉丝认为这是对其陷害,不惜攻击国家司法。
在粉丝眼里,偶像是神,神是不会 犯错的,偶像出现丑闻一定是别人出于嫉妒。与其说他们维护偶像,倒不如说他们在维持内心完美的想象,偶像只是粉丝自我的外在展现,是粉丝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
在疯狂崇拜中,又会出现“赎罪式追星”,即当粉丝认为其言行给偶像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他们会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歌曲等,以花钱的方式来减轻负罪感,这种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随时可能出状况。
真题链接:✦
请论述饭圈形成的原因、组织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对网络社会的影响。(论述题,华中师范大学334,2022)
材料:清朗行动与专项治理,1000字的评论,标题简略,观点清晰,结合饭圈乱象的现状(评论,苏州大学334.2022)
论述畸形饭圈文化治理的紧迫性。(论述题,南昌大学440,2022)
六、粉丝文化的失范原因✦
01
偶像移情,粉丝的自我表达
偶像是美好想象的外在化身,具有象征与激励意味。对于粉丝而言,偶像肯定具有一些独特的外在品格,使其能与众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粉丝会将个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偶像身上,产生强烈的“移情”效果,偶像便是粉丝自我的外在化身。偶像的成功便是自己的成功,这是粉丝获取快乐的来源。
偶像填补了粉丝现实情感的空虚,成为他们的情感支柱,因此,粉丝会全力支持偶像的事业并且全力守护。
在流量时代,偶像的人气与事业全都依赖于粉丝,这极大地促进了粉丝的参与热情。当偶像因为粉丝的努力取得成功、看到竞争对手粉丝不甘的言论时,粉丝会获得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快感。
同时,媒体的发展也助长了粉丝与偶像间情感的培育,偶像会在社交媒体上面对粉丝的行为做出回应即“宠粉”,这样,粉丝便会获得需要感,实现自我满足。
02
群体压制,粉丝的盲目服从
“饭圈”作为高度纪律性组织具有封闭性,每个粉丝团体都会有严格的入会要求,这不仅可以吸收到高度活跃、优质的粉丝,而且会加深粉丝个人的群体荣誉感。
在“饭圈”做任务、打榜时,每位粉丝都会有完成任务的集体荣誉感,正如蔡骥所言:“每个粉丝都能找到参与创造媒介内容的方式,并且由此获得一份归属感及作为造物主的快感。”粉丝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联系,他们会越来越认同自己的粉丝身份,越来越认同以集体的形式开展活动。
核心粉丝的影响力越大,对底层粉丝的压制力越强。核心粉丝掌握“饭圈”规则的制定权,若有人违反,便会受到整个粉丝群体的压制。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继续留在群体中,粉丝必须隐藏自己的特性,服从于核心粉丝的管理。这样便会产生群体压力制约,使底层粉丝不得不完成“饭圈”内部的各种任务,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打榜、做数据,以此达到融入团体的目的。
同时,“饭圈”是个高度封闭性的组织,身处其中,很容易产生“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粉丝持有相同的观点,每次发言基本会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他们相互认同、相互强化, 如此循环往复。
在这种环境下,粉丝会放弃自身意志,屈从于集体观点。于是,“饭圈”的规则便日益严格和扭曲,“饭圈”的行为也越来越偏离主流价值取向。
03
流量至上,扭曲的营销方式
偶像是贩卖梦想的商品,在偶像与粉丝背后,充斥着无数资本的博弈。经纪公司通过职业粉丝控制“饭圈”,为了保持粉丝的活跃度,职业粉丝会不定时放出偶像前期被压榨、剥削的消息,简称“虐粉”。
“虐粉”加深了偶像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联系,粉丝在与偶像共情后,容易出现“我即偶像”的现象。这时,偶像的事业便是粉丝的事业,粉丝便会更加热情地投身于“饭圈”,为偶像打榜、应援。
在“饭圈”内部平和无事时,职业粉丝会故意引起粉丝团体间的纠纷,这样不仅保持了粉丝的活跃度,而且会筛选保留那些愿意为偶像冲锋陷阵的粉丝。
粉丝团体之间的纠纷会激发一系列人肉、互撕、谩骂事件,在此期间,有的粉丝难以忍受“饭圈”乌烟瘴气的环境,便会选择脱离群体独自追星或者直接脱粉,而筛选后留下的粉丝因为一次次摩擦而变得戾气十足,愈加激进与偏执。
经纪公司为了效益,会雇佣娱乐大V放出其他偶像的不利消息,恶意对明星进行比较,从而引起粉丝间的争吵。粉丝不愿偶像完美的形象受损,于是不得不加入争论的局面。这些操作加剧了粉丝的不良情绪,强化了“饭圈”的戾气。
同时,粉丝刷榜、氪金增加了明星的曝光机会,偶像会从中获取更多的商业活动。为“流量变现”,偶像会不断迎合粉丝的喜好,这时偶像便不再是偶像,而是一个集合粉丝偏好的工具人。长此以往,粉丝便会想要掌控偶像。
偶像一旦偏离了粉丝设定的路线,粉丝便会不满,以“脱粉”为要求威胁偶像服从,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偶像也只能服从。各家粉丝对偶像工作室人员不满时,也会以集体的形式要求工作室开除工作人员,以此来满足自身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偶像产业则更加扭曲,偶像在粉丝与资本的裹挟中前行。
04
疯狂迷恋,群体价值观的迷失
娱乐明星微博活跃粉丝主力为“95后”单身青年,其次为“00后”。这类青少年有的是独生子女,从小便被偏宠溺爱,有的则为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他们自我意识、个体意识较强,渴望展现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同。
加之正处于青春期,这类青少年并未形成良好、成熟的价值观,对事物的理解较为片面、偏激。这种情况下,为偶像冲锋陷阵也不难理解。
精神的空虚加之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偶像和“饭圈”便是他们的情感家园。在“饭圈”中,青少年感到强烈的被需要感,他们每个行为都会受到别人的簇拥。在与其他粉丝群体发生冲突时,粉丝会感受到集体性霸凌的快感。
一入“饭圈”便会有种种规则,头顶明星粉丝的身份便不能随意行动。在“饭圈”,“粉籍”大于“人籍”,顶着明星“粉籍”的身份,粉丝只能谨言慎行,不能给偶像招惹是非,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精神。
同时,粉丝在“一切都是为了偶像”的指引下,四处征战,对其他明星稍有不满便动辄辱骂。粉丝被“饭圈规则”绑架,没有自我意识,深陷“饭圈思维”而无法自拔,极易产生价值迷失。
真题链接:✦
中央网信办开展饭圈乱象整治行动,明确提出取消艺人榜单,各个社交平台纷纷下线榜单。(1) 分析依托在社交媒体发展起来的饭圈文化的深层动因。(2)这种社交媒体饭圈文化的特征及影响。(3) 如何对社交媒体上的饭圈文化进行治理引导?(论述题,复旦大学,334,2022)
材料:周杰伦粉丝打榜一周内成为榜首,与蔡徐坤粉丝的流量之争。写一篇800字的评论。(评论,同济大学,847,2021)
清朗活动中打击平台未成年直播、引诱未成年刷礼物、饭圈乱象等。(评论,四川大学916,2022)
七、失范现象的治理路径✦
01
偶像发声,
承担引导粉丝言行的社会责任
偶像作为公众人物,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约束粉丝的言行,维护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粉丝基本以偶像的利益为出发点,偶像在享受粉丝带来名利的同时,还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断加强对粉丝群体的引导。
偶像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鼓励其在追星中学习优秀技能,在追星中学习到偶像的优良品格,实现自我发展。偶像要充分利用“饭圈”内部各组织的作用,积极热心公益,发挥其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偶像要积极发声,向粉丝输出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做资本操纵下沉默的工具。偶像要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清除那些极端偏执的粉丝,保持粉丝群体积极向上的态势。
同时,明星要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来回报粉丝,不能一味“宠粉”“媚粉”,要保持好偶像与粉丝之间的界限,不能对粉丝有求必应。偶像只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掌握竞争力与话语权。
02
重拳出击,
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
在资本的推手下,“饭圈”乱象频发,职业黑粉、恶意营销、违法失德现象频生。为加强文娱领域监管,2021年6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整治“饭圈”乱象,严厉打击造谣诽谤、奢靡拜金、氪金应援、人肉攻击、水军控评等不良行为。
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发文要求取消明星榜单、严管经纪公司、规范粉丝应援和群体账号等,重拳出击流量明星乱象。
2021年9月,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着力治理“饭圈”乱象。
该《通知》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阴阳合同”、恶意炒作和违法乱纪艺人的监管,遏制行业不良倾向;加强对明星工作室、粉丝后援会的监察管理,严厉制止互撕行为;加强对于选秀、综艺节目的监管,制止未成年人参与选秀节目,去除“流量为王”“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
国家虽不断开展专项活动,但对于“饭圈”仍未出台相应监管规则,对于“饭圈”的治理仍停留在初始阶段。打榜、应援、控评等不良行为虽得到遏制,但从根拔起仍需不断努力,政府要不断加强“饭圈”的建设引导,完善相关监管条例,加强对互联网舆情监控。
对于“饭圈”重大群体性负面事件,相关部门要及时介人引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于恶意引导舆论导向的黑水军,有关部门要加大账号监管力度,强化舆论监督,引导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大对文娱产业的引导作用,对于恶意拉踩行为要坚决制止,要加强对豆瓣、知乎等平台娱乐小组的监管,严打人格侮辱、人身攻击、造谣诽谤等行为。
03
重点打击,
平台出手助力“饭圈”治理
各平台虽出台措施助力打击“饭圈”乱象,但多数只是对于国家政策的应急反应。平台应化被动为主动,全方位、系统化开启内容监管,清朗行动仍需努力,不容有失。
首先,平台要加强其监管作用,承担相应责任,减少粉丝之间的相互攻讦。要减少各类榜单设置,减少唯流量论、数据注水,严禁艺人榜单改头换面重新上线。
针对粉丝刷榜之风,平台可以加强监管,及时清理无效声量,转发评论设置上限。杜绝三无小号、刷榜机器的运行,提高互联网用户体验度。平台要加强对用户的监管,要对用户进行实名制认证,杜绝一人多号。
其次,平台要加强投诉反馈速度,对于一些淫秽色情等不堪入目的言论,要及时加以清理。要定时展开清网行动,公开违规账号ID,对粉丝群体起到威慑警告的作用。
最后,平台要加强对用户的监督引导作用,与用户相互合作,合力治理“饭圈”乱象。平台要加强宣传,提升普通社交用户的守法意识,面对不良信息和行为,用户要勇于使用自己的举报权,阻止违法违规信息的进一步扩散。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用户也要加强自身言行的纠错,不做“饭圈”乱象的推手。
04
堵不如疏,
加强对“饭圈文化”的引导
作为一种亚文化,“饭圈文化”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虽然“饭圈文化”有其畸形的一面,但不可一味对其打压,粉丝情感也需要合理宣泄。我们要逐步引领“饭圈”与主流文化相适应,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饭圈”中各类组织的灵活性远远大于传统的组织类型,他们有着极强的动员能力与组织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各类粉丝团体纷纷购买抗疫物资驰援武汉,展现了粉丝群体健康向上的一面。
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粉丝团体的建设性作用。要充分发挥偶像的榜样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满足粉丝情感需求的同时,引领粉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要让流量明星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弘扬正能量。在偶像明星的正面示范下,不断激励粉丝汲取正能量,引导粉丝学习偶像优点,在追星中实现自我发展。
其次,学校、家长要摆脱对“饭圈文化”的偏见,在理解“饭圈文化”的基础上,引导粉丝理智追星。要了解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多多鼓励青少年的日常社交活动,避免其过分沉迷网络,减少网络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最后,要引导粉丝认清“饭圈”背后的利益链条,认清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粉丝的思想教育,不沉迷偶像,不过度追星。粉丝要走出粉丝圈层,扩宽视野,避免“信息茧房”。
要引导粉丝个人意识的觉醒,引导粉丝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理性抒发自己对偶像的喜爱,不做资本操纵下沉默的羔羊。粉丝是“饭圈文化”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粉丝自己认清现实、摆脱幻想,“饭圈”乱象才能真正得以清除。
真题链接:✦
饭圈文化治理的问题(简答题,暨南大学707,2022)
材料:小 A 粉丝打投做数据、清朗饭圈。(1) 传播学视角分析小 A 行为(打榜应援无心学习影响情绪) (2) 互联网治理,政府,媒体,公众应该扮演的角色(论述题,西安交通大学334,2022)
试论新媒体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并结合粉丝文化的典型案例,阐述新媒体文化的弊端及其治理策略。(论述题,西北大学334,2022)
材料:国家出台治理饭圈乱象的文件。问题:论述饭圈乱象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材料分析题,武汉大学334,2022)
参考文献:
王仕勇,陈超.量化的爱与可见的权力:粉丝圈群与平台算法的互动[J].重庆社会科学,2023(03):131-144.
朱丽丽,蔡竺言.“弹性”的毛细管作用:中国粉丝权力网络的博弈与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29(08):20-37+126.
杨思宇,刘鸣筝.粉丝文化研究简史:历史脉络、理论梳理与趋势探析[J].传媒观察,2019(06):23-31.
常江,朱思垒.粉丝文化:范畴、变迁与“出圈”[J].青年记者,2021(19):9-11.
侯玉芹.粉丝文化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影响论析[J].今传媒,2023,31(05):114-117.
胡泳,刘纯懿.现实之镜:饭圈文化背后的社会症候[J].新闻大学,2021(08):65-79+119.
张钧莉,方明东.迷失的狂欢:“饭圈文化”失范表征、成因及治理[J].当代青年研究,2022(02):88-93.
晏青,杜美玲.培养“正能量粉丝”:粉丝文化的平台治理研究——基于对微博平台的考察[J].新闻记者,2022(12):53-66.
徐婧,王婧涵.数字牧领与饭圈“治理术”:平台视角下饭圈组织内部的权力生产[J].新闻记者,2022(12):67-80.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S 2.0
知知
小S
福仔
胖胖
小E
小S 3.0
卷卷
往期精彩:
“讲好中国故事”的这些新内容,不知道可就亏大咯!|考前救命专题05
广电/公关/广告超详细零碎重点知识合集
真相了!传播学能上130分都是因为背下了这些重点
高分预警!就按这份33天冲刺计划省时省力天杀的新闻史最后几天我真融会贯通了(保姆级复习版
分数立涨!划分四大类型手把手教你写出漂亮论述标题!你的阅卷老师最最最认可的国内新闻奖!这9个案例干货速码!
新传弃考率高达20%?还在坚持的你真的很棒
出题结束!“舆论极化”这个专题一定要看!|专题押题01
倒计时40天冲刺复盘|最新版新闻学超全考点预测
读书择校两不误,25早鸟读书营重磅来袭!避免口水话!10篇C刊教会你论述“怎么做”的高级答法
一篇带你拿下新闻实务理论的高频考点!!!
没了郑爽的《花少》意外火了!寻日常生活媒介化的田园牧歌
倒计时三天,直降到破防…“momo”大军盛行,匿名社交何以迅速传播?从齐齐哈尔到佳木斯有七百公里,走了一百零七天。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2025新传全国考研群 416887440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